腾讯公司是何如进行新员工培训的?“一切要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是腾讯用户导向的直观体现。对企业培训人而言,培训对象就是用户。项目组为不同岗位条线的新人都设计了适配其特性的培养项目、主题活动,在模拟与真实情境中持续体验,不断创造新老员工分享交流的机会;同时,企业的技术基因也让项目组能够灵活运用在线平台,打造了一系列充满“温度”的培训体验。
一、定制专属实践体验
拥有六大事业群的腾讯,其新员工入职后的岗位通道也较多。项目组以“体验”为关键要素,针对不同通道新人,打磨出了个性化的培养项目和主题活动。
腾讯的“产品思维”业界闻名,产品新人的培养也颇受重视。事实上,腾讯的产品新人虽然是依照产品经理标准招收入职,但大学并未开设产品经理专业,这些产品新人通常来自计算机、数据等其他学科。因此,产培新人入职后——从应届生到产品经理的角色转化是重中之重。
轮岗采用“双选”模式,例如技术部门提供数十个岗位,供产培生选择,与此同时技术也在挑选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候选产培生,最终通过面试的方式完成“双选”,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适配——即在一个岗位实践一年后,按照“双选”模式再去另一个岗位实践一年。且两年轮岗实战期间,产培生获取的学习资源十分多样化,包括从典型的工作场景到内外部最佳产品实践、从自发学习交流圈到标杆企业游学等。
在线上培训系统也可以实现各个岗位的知识学习,员工可以在企业培训系统里寻找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随时随地去学习磨砺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基本上都能确定自己合适哪一方面并且为之奋斗,为公司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搭建沟通分享的桥梁
鹅厂学习文化重点强调了“分享、总结是更好的学习”,在内部培养实践中始终延续着“分享”的好习惯,新人培养项目和活动同样如此。项目组除了安排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进行经验传承与分享,同时还为新人搭建了各种分享发声的平台,帮助新人向前辈和管理者传达自己的心声。
“腾讯达人”和“鹅厂老兵话鹅厂”是腾讯较为经典的社招新人培养项目,其底层思路是希望摒弃“强硬的灌输”,通过让新人与“老鹅”交流,探索、挖掘腾讯的真正面貌。
项目组持续对95后群体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新员工培训的需求调研得出,95后所希望的培训是真实且有趣的,对“权威”的兴趣度与接受度在下降。基于这一调研结果,项目组决定采用相对更有趣、易接受的方式来设计培训,同时更多地去了解95后的心声与观点,为他们提供发声和交流的机会。
校招新员工在经历8天封闭培训之后,便回到各自的岗位,进入各大事业群和部门接着参与相关培训。而每年的11月和12月,腾讯学院会联合各BG和分公司共同为该年度应届毕业生组织“毕业生回归”系列活动。
三、更新迭代,应对需求变更
随着新员工群体的年龄变化,从85、90后逐渐到90、95后,新员工的培养方案也会紧随变化。项目组每年都会对当年的新员工培养效果进行整体复盘,针对新员工的自身学习需求及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时对新员工能力的要求,迭代优化后续的培养方案。
比如,在学习内容上,随着毕业生的职场基础能力越来越强,项目组将已有“office课程”由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在满足部分同学诉求的同时,也给予了大家更多自主选择权。
在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为应对特殊时期下的新员工培训需求,项目组快速将面授内容全部调整为线上课程;同时通过运营微信群,展开了云开班、云破冰、云分享、云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待疫情缓和后,进而组织了两天两夜的“小Q创造营”,为校招新员工创造线下见面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并且设计了多种充满趣味的轻量活动。
事实上,完全从学员角度出发,注重体验、分享、迭代三大特征,亦是真正将“温度”贯彻了腾讯新员工培养全体系。这一片沃土中,充满了暖心且积极的能量,相信必能结出累累硕果。
线上培训平台用好智学企业学习培训系统,专为企业教学培训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支持创建录播课、直播课和图文课程,做好知识管理、做好学习计划给员工规划清晰的提升路径,随时关注培训的过程,助力企业提高培训效率,提升绩效水平,为企业发展应选择好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