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策略最有价值的思维】
复利效应并不是任何一位心理学家或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来源可能是古印度的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古代印度有一位叫舍罕的国王,他拥有巨额的财富、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众多的美女。但当这位国王什么都有了之后,就开始觉得生活百无聊赖。有一天,他的宰相达依尔带着其发明的国际象棋前来觐见,国王对国际象棋爱不释手,就对宰相达依尔说:“感谢你带给我的乐趣,请让我奖赏你!”
宰相达依尔提出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要求:“请您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粒麦子,第2个格子放上2粒,第3个格子放上4粒,每下一格都是前一格的倍数,依次类推,直到第64格,这就是我想要的奖赏。国王一开始觉得这个奖赏太寒碜了,才几粒麦子而已;但还没放到一半,掌管粮仓的大臣就匆忙地来报告说仓库里的麦子已经没了。
你知道第64格需要放多少粒麦子吗?答案是1844亿兆粒,全世界的麦子堆积在一起都不够这个数,真不知道宰相为什么要提这个奖赏,简直就是叛国。不过,这个故事可能是历史上最广为流传的关于复利效应的故事了。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复利效应主要是来自巴菲特。
在巴菲特83岁的时候,他的财富已经积累到了585亿美元。但你可能不知道,在53岁时,他的身家仅为6.2亿美元;在33岁时,巴菲特的财产只有240万美元;而在他21岁时,青年巴菲特也和普通青年差不了多少,只有2万美元而已。
巴菲特99%的财富几乎都是53岁以后才获得的。而巴菲特在漫长的前50多年里,财富的积累速度并不比普通人快多少,甚至在他44岁那年,财富还缩水了45%,减少了1500万美元。因此,巴菲特总结自己的经验: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正是因为“很湿的雪”“很长的坡”,巴菲特才以每年大约20%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每3.8年就让自己的资产持续翻倍。
那么复利效应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指资产收益率以复利计算时,经过了若干期之后,资产的规模会随着期数呈指数级增长的一种现象。如果用公式来表达复利效应,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P(1+i)n。其中F(Future value)是终值,P(Present value)是初值,i是利率(在棋盘上放麦粒的故事中,i=100%,即倍增),最后的n则是期数。
你可能会想,自己知道复利效应,但这和克服熵增做功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答案是:如果帕累托定律是教我们怎么巧妙做功,那么复利效应教我们的是如何持续做功并做出一番伟业。
诺贝尔基金会你一定听过,它是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遗嘱,1895年11月27日签署于巴黎,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国王正式颁布。全球学者、政界精英皆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之一为毕生的荣耀;而且获奖者的单项奖金也不低,大约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70万元。
然而,诺贝尔在他离世前只留下3100万克朗,虽然这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但为什么直到今天已经发放了100多年,颁发了600多个奖项,超过900席个人、集体荣获奖项,这笔钱还没花完,以后又还能颁发多少年呢?
事实上,诺贝尔在设置奖项时也考虑了这个问题,他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寻找专业人士打理,通过“复利效应”使之每年以一定的百分比增值。公开数据显示,诺贝尔基金截至2011年“还剩”28.6亿瑞典克朗,是设立之初的92倍。
你看,正是因为复利效应,才使这个历经百年的****在悠悠岁月里激励了无数科学界、医学界、文学界、政界和经济学界的精英人士,为整个人类做出了无数杰出的贡献。
“很湿的雪”
你可能看过这两个等式:(1+1%)365=37.78;(1-1%)365=0.026。这两个等式是说,如果一个人每天进步1%,那么一年之后,他可能成长37.78倍;但倘若他每天退步1%,那么一年后,他就只剩下原来的0.026了。当然,(1+2%)365=1377.4,(1+3%)365=48482.7,这就更厉害了。
就像复利效应启动的前提是“利滚利”,你的进步(或退步)也必须同时纳入你要持续增长的部分里,才能形成“很湿的雪”。
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不一定总是这样,很可能你这次的投入增长和另一次的投入增长并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你是一个网约车司机,劳累了一天,赚了1000元,感觉收获还不错。但今天赚1000元并不能保证你明天就可以再多挣10元。
所以,诸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这类很难产生附加价值的工作属性就不是“很湿的雪”,而就算眼前存在供给不平衡的短期红利,即使短期能赚得再多,也无法产生复利效应。
我们把这类“一次投入,一次产出”的事情叫作“单利工作模式”,与之相对的则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复利工作模式”,这类工作才是真正的“很湿的雪”,它的黏附性能让你的每一次投入都大概率地产生额外的价值。
比如写作。自从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后,文字的边际成本(多生产一份的额外成本)就变得很低;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一篇公众号文章只要随手转发分享,写作生产出来的内容就可以跃入更多读者的眼帘。
而且现在多媒体发达,一篇内容不仅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如果内容足够好,还很可能会被以音频为媒介的有声书讲书人看上,制成音频课程、播客甚至广播剧;被视频制片人选中,拍摄成连续剧或者电影;甚至被游戏制作人垂青,设计成游戏。
你看,无论是前些年大火的《甄嬛传》《芈月传》,还是近几年流行的《庆余年》《隐秘的角落》《斗罗**》《武动乾坤》,这些都是从文字演变成有声广播剧、连续剧、电影、动画片、****的典型案例。
而诸如这些热门IP背后的流潋紫(《甄嬛传》作者)、猫腻(《庆余年》作者)、紫金陈(《隐秘的角落》作者)、唐家三少(《斗罗**》作者)、天蚕土豆(《武动乾坤》作者),都因他们的“一次投入”,而多次产出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除了“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事情,还有什么也符合“很湿的雪”这个属性呢?答案是:符合“越……越……”句式的模型。
我们讲到过亚马逊的“飞轮效应”。“飞轮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利模型,现在包括拼多多、淘宝、喜马拉雅等知名App,都在仿效亚马逊,开始构建起自己的业务飞轮:付费会员数“越”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就“越”强;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越”强,成本就“越”低;成本“越”低,付费会员数就“越”多。
“因”的飞轮在不断推动“果”,“果”的增长又成为下一条逻辑链路上的“因”。当这个飞轮转动起来后,在每年增长百分比的因果循环中,哪怕仅仅只有20%的连续提升,3.8年后也会翻番(1.2的3.8次方约等于2);更何况现在许多知名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付费会员增长率很少有低于30%的,不少都接近50%,甚至还有超过100%的。
“很长的坡”
理解了“很湿的雪”,我们再来讲讲“很长的坡”。20世纪90年代流行过VCD和DVD,当时一台DVD要卖到2000元以上,但2000年以后,DVD市场开始萎缩,而到今天几乎已经看不到有人在使用DVD了。DVD这个行业里的许多企业快速崛起,又迅速衰落、消散,就像一颗流星,可以说,这是“很短的坡”。
而有些行业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比如牛奶。虽然我们不知道第一个知道牛奶能喝的人究竟是如何知晓的,但人类喝牛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在古巴比伦的神庙中,壁画中就有人类饮用牛奶的画面;同时期,古埃及人也已经把牛奶作为一种祭品献祭给神衹。而到了今天,婴幼儿开始饮用1段—4段的奶粉;中老年人也依旧喝牛奶补钙。咖啡加牛奶成就了拿铁的醇香;红茶加牛奶成了女孩子们最爱的奶茶;超低温加工牛奶,冰激凌也成了夏天畅销的产品。
可以说,牛奶这条“坡道”很长很长,除此之外,还有酒,“酒”这条坡道比“牛奶”还长。史料上最早的饮酒记载来自洛塞尔女性雕像,这座雕像有25000年的历史,丰*肥臀的女性形象栩栩如生,手握角状容器,正伸到嘴边;而酿酒工艺最早则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在地中海东部伊朗的一座山丘古城中,历史学家找到了史上第一个葡萄酒容器;中国最早的酿酒器具则出现在5000年以前,1979年由考古学家在山东大汶口发现。历史长河的故事中也都有酒,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牛奶、酒都是饮料,是消费品,这类消费品还包括醋、酱油、茶、蜜饯、水果等。你可能会问,难道只有消费品才是“很长的坡”吗?汽车、影视、医疗、金融、游戏,这些难道就不属于“很长的坡”吗?
其实,一个产品载体所满足的需求越难被替代,这个产品载体所代表的坡道就越长。比如汽车是一种产品载体,而通过汽车从A地到达B地是产品载体所满足的需求。因为在汽车之前可能是马车,而在汽车之后,可能又是另一种产品载体。汽车从福特大规模生产T型车到现在已100年左右,这条坡道面临着革新,因为新能源车已经开始崛起,无人驾驶车也近在眼前。
再比如坡道更短的游戏机行业。一开始玩的是任天堂FC红白机;20世纪90年代初世嘉MD开始流行;千禧年前后Sony的Play Station、N64登上历史舞台;2000年后PC电脑游戏风靡一时;现在则是****;至于将来,可能会和电影《头号玩家》一样,人们通过体感类虚拟现实设备,接入游戏。
所以,有些坡道特别短,在这些坡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很难形成复利效应,因为它们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么,只要有“很长的坡”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行。牛奶、酒以及任何亘古绵长的赛道都是很长的坡,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企业(比如秦池)只吃了没几年“复利效应”就消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