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4 报酬越高兴趣越小 下

课程有效期:课程有效期:永久

课程简介
课程章节
  【内部动机的三大要素】
  在德西教授的研究中,总共发现三种影响一个人产生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自主权、胜任感和社交关联,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
  要素一:自主权——选择带来内部动机。
  德西博士一个朋友的姑妈患有高血压。众所周知,高血压是离不开药物的慢**,但这位姑妈就是不愿意好好吃药,结果到后来经常出现胸痛、中风甚至晕厥的症状,接着就被送到了急诊室。尽管医生一再和她强调,如果你再不每天早上按时吃药,可能下次更可怕的后果就要发生了。
  几年后,当德西博士再次遇到朋友时,问起了他的姑妈,没想到姑妈居然好多了,而且一直坚持服药。到底是什么让姑妈有了那么大的改变,是对于更可怕后果的恐惧吗?显然并非如此。
  那次事件过后,姑妈并没有每天早晨按时吃药,但后来她换了一位医生,姑妈很喜欢这位医生,这位医生做了一件在许多资深医生看来无用的事情:新医生和姑妈谈了许多关于药物的话题,其中就包括询问姑妈,她觉得一天里什么时候服药最合适?姑妈想了想,然后说,她感觉晚上服药不错,因为晚上上床睡觉前她喜欢喝一杯安睡牛奶,就着牛奶来服药,她觉得挺好。
  新医生同意了姑妈的方案,让她在服药时间上有了自主权。当然,有些药物并不适合用牛奶、咖啡、可乐等饮料送服,但这款高血压药物不在此列,而且无论是早上服药还是晚上服药根本对药效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恰恰是因为医生给了姑妈选择的权力,让姑妈感觉自己有了自主权,姑妈的内在动机便增强了——因为这个行动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所以这个来自内部的奖励要素,让姑妈持续不断地在晚上睡觉前,使用她习惯的牛奶来服用高血压药物。
  同样的道理,你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谋士,在给主公出谋划策的时候,通常要给出上策、中策和下策吗?“中策”和“下策”从名字上看来就没有“上策”好,但谋士为什么还要准备它们,并且一定要把详细的细节说出来让主公做选择呢?
  没错儿,其中关键的要素正是自主权,主公或领导只有在多个选项中自己来选取一个方案,再让下属去执行,才能获得内部动机,让他觉得这个选择是自己做的。
  很多有经验的上司也会让下属拥有自主权的感觉,他们会在会议上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罗列成一张表格,然后让下属自己主动站出来认领任务。如此一来,这些任务虽然不得不做,但由于不是上司硬派给自己的,而是自己主动领取的,所以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阻碍,完成任务的过程就会从外部的压力驱动、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驱动、内部动机了。
  要素二:胜任感——成功是成功之母。
  刘润老师不仅是中国商业资讯界的翘楚,在写作方面更是一位大家,早在2006年移动互联网还没兴起时,刘润老师的一篇《月入8000的出租车司机,给我上了一堂MBA课》便刷爆了整个互联网,我一直很好奇,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是什么机缘造就了他的胜任感,从而训练出刘润老师如今无与伦比的写作能力呢?
  2019年年初,刘润老师的专栏《商业洞察力30讲》向我们进行了揭示: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少年刘润偶然在报纸上读了一篇名为《我的十岁生日》的文章,于是,他也心血来潮写了一篇。为了不让这篇成品“浪费”,他把文章交给了当时的语文老师。没想到,语文老师不仅大加赞赏,而且还在语文课上把这篇文章当作范文朗读了一遍。
  根据刘润老师自己的描述,他感觉自己仿佛“吃了5个鸡腿、10个冰激凌”——少年刘润就这样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产生了强有力的内部动机。接下来,神奇的连锁反应发生了。因为写作有乐趣,他在写作这项活动中就获取了“胜任感”,这种“胜任”带给大脑的愉悦促使他经常写作,而经常写作的行动无疑又让他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而他关于写作的“胜任感”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截至2019年5月,他的专栏《商业洞察力30讲》发布时,刘润老师已经出版了18本书,并且还制作了两门累计有38万学员付费参加的商学课程《五分钟商学院》,其中更是包括了超过600多节高质量内容的课程。
  所以,“我能做到”是贯穿胜任感驱动内部动机的核心要素。
  胜任感是人们感觉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从事某一项行为,并且还能取得不错结果的自我认知。在胜任感的驱动下,人们就会对这件事感兴趣,会对做这件事情进行刻意练习。
  人格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曾经指出,胜任是人们渴望在与自身环境交互时感到强烈高效的感觉,它是人类的一种需求。尤其当我们刚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第一个陌生的工作岗位后,工资是一个月以后才会发下来的外部动机,而此时此刻,想要快速学习、适应新环境、赶紧学会这个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则是胜任感激发内部动机的强烈动力。
  与之类似的还有工作几年之后,不少人对于踏上管理岗的渴望,同样能让人逐步获得胜任感。因为自己曾经在过去的数年中做出了一些成绩,感到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胜任,于是期望能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不再只是个人贡献,而是带领整个团队一起去定目标、抓过程、拿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在日常平级以及跨部门的互动中,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个人发挥影响力后获得了胜任感,这就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去挑重担,以获得更多胜任感,并一步步真正走向管理岗。
  没错,正是这种胜任感,让“这一次成功”不断地影响“下一次成功”,让人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部动机,驱动自己去挑战下一个更困难、更艰巨的目标。
  要素三:社交关联——归属感下的动机增强。
  2011年,心理学家沃尔特想要测试归属感和促使人们变得能持之以恒之间的关系,于是他把学龄前的孩子分成3组,让他们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去完成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拼图游戏。
  第一组只是拿到拼图,然后就让他们进房间挑战了。
  第二组不仅拿到拼图,而且分别给他们都穿了一件写着数字3的衬衫,并且对每个小朋友说:“你好,3号小朋友,你的任务是做拼图,加油哦!”
  第三组的小朋友和第二组略有区别,沃尔特让他们拿好拼图后穿上蓝色衬衫,然后也对每个小朋友说:“你好,蓝色小组小朋友,你们组的任务是做拼图,加油哦!”
  虽然这些小孩子都是一个人进行拼图的,但第三组小朋友们知道自己是“蓝色拼图组”,这就让他们坚持了比第一组和第二组长40%的时间,而且就算这些小孩子一次也没有见过其他组员,但只是知道自己是“蓝色拼图组”就够了,单凭这一点,就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2012年,心理学家斯宾塞的研究和“蓝色拼图组”的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从幼童换成了成年人。这次实验分成两组,他们都要去挑战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第一组的被试者在胸前贴着“解题人”的贴纸;而第二组贴的则是“解题组”。结果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只是因为一个称呼的变化,“解题组”们就比“解题人”们坚持了更长的时间。
  2013年,仍旧是偏好拿小孩子做心理实验的沃尔特,他再次拿出了他的实验道具拼图,继续让小朋友们独自在被隔开的房间里玩拼图游戏。
  这一次,他对第一组的孩子们说:“你好,小朋友,你会和另一位小朋友‘轮流’完成这幅拼图,加油哦!”然后对第二组的孩子们这样说:“你好,小朋友,你和会另一位小朋友‘合作’完成拼图,你们加油哦!”
  在这次实验中,认为是和别的小孩子“合作”的受试者不仅坚持的时间要更长,而且还对这幅拼图表现出格外喜爱的情感。
  你刚才所看到的三个实验无不表明,在归属感的渲染下,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他们的内在动机都增强了。难怪时至今日,还有一句话依旧在网络上流行,听到的人也无不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驱使我们去做富有挑战和艰难的事情。这句话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   课程简介   · ——
课程时长:
10分50秒
有效期:
永久
  【内部动机的三大要素】
  在德西教授的研究中,总共发现三种影响一个人产生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自主权、胜任感和社交关联,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
  要素一:自主权——选择带来内部动机。
  德西博士一个朋友的姑妈患有高血压。众所周知,高血压是离不开药物的慢**,但这位姑妈就是不愿意好好吃药,结果到后来经常出现胸痛、中风甚至晕厥的症状,接着就被送到了急诊室。尽管医生一再和她强调,如果你再不每天早上按时吃药,可能下次更可怕的后果就要发生了。
  几年后,当德西博士再次遇到朋友时,问起了他的姑妈,没想到姑妈居然好多了,而且一直坚持服药。到底是什么让姑妈有了那么大的改变,是对于更可怕后果的恐惧吗?显然并非如此。
  那次事件过后,姑妈并没有每天早晨按时吃药,但后来她换了一位医生,姑妈很喜欢这位医生,这位医生做了一件在许多资深医生看来无用的事情:新医生和姑妈谈了许多关于药物的话题,其中就包括询问姑妈,她觉得一天里什么时候服药最合适?姑妈想了想,然后说,她感觉晚上服药不错,因为晚上上床睡觉前她喜欢喝一杯安睡牛奶,就着牛奶来服药,她觉得挺好。
  新医生同意了姑妈的方案,让她在服药时间上有了自主权。当然,有些药物并不适合用牛奶、咖啡、可乐等饮料送服,但这款高血压药物不在此列,而且无论是早上服药还是晚上服药根本对药效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恰恰是因为医生给了姑妈选择的权力,让姑妈感觉自己有了自主权,姑妈的内在动机便增强了——因为这个行动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所以这个来自内部的奖励要素,让姑妈持续不断地在晚上睡觉前,使用她习惯的牛奶来服用高血压药物。
  同样的道理,你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谋士,在给主公出谋划策的时候,通常要给出上策、中策和下策吗?“中策”和“下策”从名字上看来就没有“上策”好,但谋士为什么还要准备它们,并且一定要把详细的细节说出来让主公做选择呢?
  没错儿,其中关键的要素正是自主权,主公或领导只有在多个选项中自己来选取一个方案,再让下属去执行,才能获得内部动机,让他觉得这个选择是自己做的。
  很多有经验的上司也会让下属拥有自主权的感觉,他们会在会议上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罗列成一张表格,然后让下属自己主动站出来认领任务。如此一来,这些任务虽然不得不做,但由于不是上司硬派给自己的,而是自己主动领取的,所以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阻碍,完成任务的过程就会从外部的压力驱动、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驱动、内部动机了。
  要素二:胜任感——成功是成功之母。
  刘润老师不仅是中国商业资讯界的翘楚,在写作方面更是一位大家,早在2006年移动互联网还没兴起时,刘润老师的一篇《月入8000的出租车司机,给我上了一堂MBA课》便刷爆了整个互联网,我一直很好奇,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是什么机缘造就了他的胜任感,从而训练出刘润老师如今无与伦比的写作能力呢?
  2019年年初,刘润老师的专栏《商业洞察力30讲》向我们进行了揭示: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少年刘润偶然在报纸上读了一篇名为《我的十岁生日》的文章,于是,他也心血来潮写了一篇。为了不让这篇成品“浪费”,他把文章交给了当时的语文老师。没想到,语文老师不仅大加赞赏,而且还在语文课上把这篇文章当作范文朗读了一遍。
  根据刘润老师自己的描述,他感觉自己仿佛“吃了5个鸡腿、10个冰激凌”——少年刘润就这样找到了写作的乐趣,产生了强有力的内部动机。接下来,神奇的连锁反应发生了。因为写作有乐趣,他在写作这项活动中就获取了“胜任感”,这种“胜任”带给大脑的愉悦促使他经常写作,而经常写作的行动无疑又让他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而他关于写作的“胜任感”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截至2019年5月,他的专栏《商业洞察力30讲》发布时,刘润老师已经出版了18本书,并且还制作了两门累计有38万学员付费参加的商学课程《五分钟商学院》,其中更是包括了超过600多节高质量内容的课程。
  所以,“我能做到”是贯穿胜任感驱动内部动机的核心要素。
  胜任感是人们感觉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从事某一项行为,并且还能取得不错结果的自我认知。在胜任感的驱动下,人们就会对这件事感兴趣,会对做这件事情进行刻意练习。
  人格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曾经指出,胜任是人们渴望在与自身环境交互时感到强烈高效的感觉,它是人类的一种需求。尤其当我们刚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第一个陌生的工作岗位后,工资是一个月以后才会发下来的外部动机,而此时此刻,想要快速学习、适应新环境、赶紧学会这个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则是胜任感激发内部动机的强烈动力。
  与之类似的还有工作几年之后,不少人对于踏上管理岗的渴望,同样能让人逐步获得胜任感。因为自己曾经在过去的数年中做出了一些成绩,感到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胜任,于是期望能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不再只是个人贡献,而是带领整个团队一起去定目标、抓过程、拿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在日常平级以及跨部门的互动中,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个人发挥影响力后获得了胜任感,这就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去挑重担,以获得更多胜任感,并一步步真正走向管理岗。
  没错,正是这种胜任感,让“这一次成功”不断地影响“下一次成功”,让人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部动机,驱动自己去挑战下一个更困难、更艰巨的目标。
  要素三:社交关联——归属感下的动机增强。
  2011年,心理学家沃尔特想要测试归属感和促使人们变得能持之以恒之间的关系,于是他把学龄前的孩子分成3组,让他们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去完成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拼图游戏。
  第一组只是拿到拼图,然后就让他们进房间挑战了。
  第二组不仅拿到拼图,而且分别给他们都穿了一件写着数字3的衬衫,并且对每个小朋友说:“你好,3号小朋友,你的任务是做拼图,加油哦!”
  第三组的小朋友和第二组略有区别,沃尔特让他们拿好拼图后穿上蓝色衬衫,然后也对每个小朋友说:“你好,蓝色小组小朋友,你们组的任务是做拼图,加油哦!”
  虽然这些小孩子都是一个人进行拼图的,但第三组小朋友们知道自己是“蓝色拼图组”,这就让他们坚持了比第一组和第二组长40%的时间,而且就算这些小孩子一次也没有见过其他组员,但只是知道自己是“蓝色拼图组”就够了,单凭这一点,就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2012年,心理学家斯宾塞的研究和“蓝色拼图组”的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这次从幼童换成了成年人。这次实验分成两组,他们都要去挑战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第一组的被试者在胸前贴着“解题人”的贴纸;而第二组贴的则是“解题组”。结果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只是因为一个称呼的变化,“解题组”们就比“解题人”们坚持了更长的时间。
  2013年,仍旧是偏好拿小孩子做心理实验的沃尔特,他再次拿出了他的实验道具拼图,继续让小朋友们独自在被隔开的房间里玩拼图游戏。
  这一次,他对第一组的孩子们说:“你好,小朋友,你会和另一位小朋友‘轮流’完成这幅拼图,加油哦!”然后对第二组的孩子们这样说:“你好,小朋友,你和会另一位小朋友‘合作’完成拼图,你们加油哦!”
  在这次实验中,认为是和别的小孩子“合作”的受试者不仅坚持的时间要更长,而且还对这幅拼图表现出格外喜爱的情感。
  你刚才所看到的三个实验无不表明,在归属感的渲染下,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他们的内在动机都增强了。难怪时至今日,还有一句话依旧在网络上流行,听到的人也无不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驱使我们去做富有挑战和艰难的事情。这句话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好智学在线教育培训系统客服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