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0 别人都在做,我也要做

课程有效期:课程有效期:永久

课程简介
课程章节
【别人都在做,我也要做阿希的“线段实验”】
  在朋友圈里你可能看到过突然刷屏的“立扫把挑战”:大家把家里的扫把立起来,不仅拍照片为证,还附上了一句号称“来自NASA”的文字证明: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能让扫把独自站立的日子。一时间,各种款式的扫把出现在朋友圈里,开启了一场来自各地的“扫把秀”表演。
  这个场景并不少见。你可能还记得,有一年圣诞节,朋友圈里还出现过各路好友向“微信官网”讨要圣诞帽的一幕,有些人要到了,他的微信头像上就戴起了一顶可爱的圣诞帽;而有些人则苦苦久等,“微信官网”却没有给他也来上一顶。
  以上这些发生在朋友圈里的现象都是我们所说的“从众效应”的表现。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人受到了来自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因而在他自己的知觉、认识和判断上都表现出和公众**或者与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致的行为。
  为了得出从众效应的特点,1955—1956年,所罗门·阿希教授进行了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线段实验。这项实验以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实验人员把大学生每7人分为一组,围坐在一起,然后向每组学生出示A、B两张卡片,其中A卡片上有一条线段,而B卡片上则是长短不一的三条线段。实验人员要求受试者逐一判断B卡片的三条线段中,哪一条和A卡片的线段长度最接近。
  在阿希教授的实验中,他把一次实验分为18场,前6场按照真实情况进行,哪根长度接近就直接说出正确的那根;但从第7场开始画风急转,前6名同学是被安排好的托儿,他们开始故意带节奏,一个个报出错误答案来误导实验对象。现实中,明眼人一看就能判断出,长度最相近的应该是线段C,但实验人员提前安排好的托儿却故意说错,而且还一致地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与此同时,实验人员开始观察这第7位真实的受试者是否会发生预想中的从众行为。
  结果显示,被试者的反应可以被总结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这类受试者从头到尾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判断,这类人占24%。
  第二类:在12次实验同学故意说错的场次中,他们至少会发生一次从众行为,这类被试者占71%。
  第三类:自始至终始终从众的受试者,占5%。
  从总体结果来看,平均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有从众行为的发生。
  此外,为了验证误导者的数量和误导率的关系,阿希教授还安排了类似的实验,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名误导者+1位受试者,从众率1%;2名误导者+1位受试者,从众率13%;3名误导者+1位受试者,从众率32%;再增加误导者数量时,从众效应的发生率的上升就会趋于平缓,不太明显了。
  创设“线段实验”验证从众效应的所罗门·阿希教授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07年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华沙(今属波兰)出生。13岁那年,阿希移居美国,并在1928年获得纽约市市立学院学士学位,毕业后阿希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硕博连读,于193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阿希留校执教10余年。在此期间,阿希教授还曾做过另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形成印象通常至少需要掌握的几项特征。不过这些特征并非由几个不同特征拼凑而成,而是一种相对整体的印象。为了对此进行研究,阿希教授做了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认为整体印象=印象A+印象B+印象C+……第二个假设则主张整体印象是各种印象“搅拌融合”而成的一体化印象。事实证明,后者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经验,被广为接受。
  1947年后,阿希教授先后在布鲁来克学院以及斯沃斯摩学院教授心理学。阿希教授的著作有:《群体压力对判断的变化和歪曲的影响》(1951)、《社会心理学》(1952)、《格式塔理论》(1968)。他对后世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众行动的三要素
  从前面的章节我们知道,克服熵增做功的前提是通过行动主动做功,而任何一项行动都由三个要素组成,即行动=动机×能力×触发,简称B=MAT。
  B是Behavior,即行动。比如一个人跑步锻炼身体,他通过耗散结构把自身的能量消耗掉,从而把吃下去的蛋白质变成肌肉,消耗多余的脂肪,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行动从来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行动的产生还需要M,Motivation即动机。比如这个人可能是因为年度体检时,检查出来有重度脂肪肝,医生对他说,如果再不锻炼身体,就要发展成肝硬化了。由于害怕肝硬化,他就产生了强烈的动机。这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损失厌恶原理在起作用。
  可光有动机还不够,如果他的脚受伤了,就没有了跑步的能力,能力也就是第三个字母A,即Ability。所以能力不能少。
  还有一个不能少的要素就是T,Trigger,即触发。如果他住在一间四人寝室里,每天早上6点30分,寝室里的三个人都换上了跑步装备,并且每天临走前都不忘叫他一声,那么很可能不出一个月,就算他以前从来没有跑步的习惯,也会逐渐开始加入室友的晨跑队伍,并养成早上起来跑步的习惯。
  是的,因为周围人都在这么做,所以“我”也对做某件事情跃跃欲试,这就是从众效应帮助一个人克服熵增做功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立扫把挑战”。这项活动产生朋友圈刷屏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这项活动的行动门槛比较低。我们拿上面讲到的B=MAT这个行动原理模型来分析,你会发现对于A的要求一点儿也不高。
  第二,对于M来说,好奇心是一个关键要素,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把扫把立起来的人,他可能就会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想去试试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的情况下,把扫把立起来。
  第三,对于其他很多看到这条朋友圈刷屏照片而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T。既然已经看到那么多人都参与了,而且其中有很熟悉的朋友、同事,那么我要不要也参与一回,看看这扫把是不是真的能立起来呢?
  给自己一个内在动机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下面5个场景中,哪几个属于从众效应?
  A:每天下午2点,在群里团购奶茶,或者叫上几个人去全家便利超市吃关东煮。
  B:寝室里的4个室友天天晚上在床上一起玩“吃鸡”游戏。
  C:每天下班路上和几个聊得来的同事开“地铁读书会”,聊聊今天收获了什么知识。
  D:把30个减肥者拉进一个微信群,每天通过Keep做运动。
  E:加入一个夜跑打卡群。
  我猜你可能会以为这五个都符合从众效应。但如果你回顾一下前面讲到的公式B=MAT,T才是从众原理起作用的关键要素。
  无论是喝奶茶、吃关东煮、玩“吃鸡”、“地铁读书会”,还是夜跑打卡,你本来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有人来触发你、提醒你。看到这个“场域”中不断有人去干这件事情,你就会开始行动。
  相反,30个减肥者在一个微信群里,他们都是不爱运动的人,就好像你把一杯温水倒进了一桶冰水里,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群里每天打卡、晒Keep运动时长,除非你是一个特别有毅力的人,否则也很容易终止打卡。
  所以,个人如果想要运用从众效应克服熵增做功,就必须加入一个“场域”,让场域本身的高能量不断地触发你,让你也能更轻松地做出行动。
  曾经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调查,据说越南战争期间,有10万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染上了毒瘾,这让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非常焦虑,生怕这10万瘾君子回国后会引发***乱。于是他命令一个叫罗宾斯的研究人员追踪他们。然而,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按照当时正常的毒瘾阶段率,如果有5000人能摆脱毒瘾,回归正常生活就可喜可贺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95000多人回归到了正常生活!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到底是为什么呢?罗宾斯通过反复研究得出结论:在战场上,残酷的战争让人产生一种“不知道是否能看见明天的太阳”的焦虑,而在越南**唾手可得,这种场域的刺激再加上周围人使用**的触发让更多的人都开始用**麻痹自己,希望在战场上“痛快”一点儿;而回到美国后,10万多士兵作鸟兽散,国内和平的氛围以及周围正常人的生活让“触发”降低到趋近于零,B=MAT等式右边的乘积也趋近于零,等式左边的行为自然也容易趋近于零。
  同样地,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知识无法改变一个人,但环境可以。”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能不断精进,最有效的做法不是一个人通过看书或听课来达到,看书或听课仅仅可以指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最好的做法则是设法让自己找到并融入某个环境中,让环境中的人不断地触发你,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从众效应让你不断行动、不断做功。因此,个人可以从三个方面利用从众效应克服熵增。
  第一,减少触发策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触发才是从众效应起效用的关键因子,就如同越南战争中归来的美国士兵,远离了有触发因子的那些人、那些事,T的频次降低了,从众效应对个人的负面作用也就会显著降低。
  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如果寝室里的其他人天天晚上打游戏,那你可以去图书馆自习;如果睡觉前他们打游戏,声音还很大,一个无线降噪**配备白噪音音频是你隔绝外界触发的有效工具。
  戒烟也同样如此,如果你对别人说正在戒烟,那对方可能会第二、三次来劝你“要对自己好一点儿”或者“下次再戒烟也不迟”;但如果你更改你的话术为不抽烟,那后面的多次触发可能就会自动失效。
  如果办公室里的同事一到下午就扎堆儿点奶茶,你一直想拒绝,但又担心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怎么办?答案是:高挂免战牌,委婉地说:“我的目标是3个月瘦10斤,现在正在努力,你们自己点吧。”多次之后,同事们在点奶茶这件事情上就会自动“跳过”你,最终你受到触发的频次就会降低到0次。
  第二,寻找积极触发。如果你特别想要有所提高,原计划好好读书、听网课,但周围人总是让你“别傻了”,接着邀请你出去吃火锅、撸串、唱歌、蹦迪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是评估自己的个性后,寻找符合你心之向往的组织,让这个组织成为你积极的触发源。
  比如,你对读书感兴趣,现在有很多和读书有关的组织,会在周末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你去参加不仅可以收获一次认知上的提升,还有机会结交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人。这些人原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却会由于相同的兴趣而出现在这些活动中。
  如果你比较宅,可以参加很多互联网公司举办的技能训练营。因为这些训练营通常都是付费的,所以会筛选出许多真正对这门技能感兴趣的伙伴,而这些伙伴将会成为你个人成长精进的有效触发源,让你们真正做到互相陪伴、砥砺前行。
  第三,自创触发圈子。如果你想养成一个运动的习惯,最经济、高效的办法是什么?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和身边同样有这个想法的人结盟。和他们约定,每天固定时间要做到互相提醒,提醒后不得推诿,且在10分钟内立刻展开行动。这就形成了一个最小的触发运动圈。
  如果身边找不到有相似需求的人怎么办?那就到网上拉一个运动群,群里的每个成员每周做值班组长,每天两次督促组员运动,组员每次运动完需要拍照留下证据,比如流汗的**或者心率手环的运动记录。
  组团前还须规定:组员如果连续两天不运动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发一个50元的红包,要么被组长踢出运动群。如果被踢出后还想加入,需要发一个50元的红包,作为“二进宫的投名状”。
  你看,又能轮流享受触发服务,克服熵增做功;又能不时抢抢红包,这样的自创触发圈子是不是既有用又有趣?
—— ·   课程简介   · ——
课程时长:
15分41秒
有效期:
永久
【别人都在做,我也要做阿希的“线段实验”】
  在朋友圈里你可能看到过突然刷屏的“立扫把挑战”:大家把家里的扫把立起来,不仅拍照片为证,还附上了一句号称“来自NASA”的文字证明: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能让扫把独自站立的日子。一时间,各种款式的扫把出现在朋友圈里,开启了一场来自各地的“扫把秀”表演。
  这个场景并不少见。你可能还记得,有一年圣诞节,朋友圈里还出现过各路好友向“微信官网”讨要圣诞帽的一幕,有些人要到了,他的微信头像上就戴起了一顶可爱的圣诞帽;而有些人则苦苦久等,“微信官网”却没有给他也来上一顶。
  以上这些发生在朋友圈里的现象都是我们所说的“从众效应”的表现。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人受到了来自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因而在他自己的知觉、认识和判断上都表现出和公众**或者与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一致的行为。
  为了得出从众效应的特点,1955—1956年,所罗门·阿希教授进行了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线段实验。这项实验以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实验人员把大学生每7人分为一组,围坐在一起,然后向每组学生出示A、B两张卡片,其中A卡片上有一条线段,而B卡片上则是长短不一的三条线段。实验人员要求受试者逐一判断B卡片的三条线段中,哪一条和A卡片的线段长度最接近。
  在阿希教授的实验中,他把一次实验分为18场,前6场按照真实情况进行,哪根长度接近就直接说出正确的那根;但从第7场开始画风急转,前6名同学是被安排好的托儿,他们开始故意带节奏,一个个报出错误答案来误导实验对象。现实中,明眼人一看就能判断出,长度最相近的应该是线段C,但实验人员提前安排好的托儿却故意说错,而且还一致地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与此同时,实验人员开始观察这第7位真实的受试者是否会发生预想中的从众行为。
  结果显示,被试者的反应可以被总结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这类受试者从头到尾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判断,这类人占24%。
  第二类:在12次实验同学故意说错的场次中,他们至少会发生一次从众行为,这类被试者占71%。
  第三类:自始至终始终从众的受试者,占5%。
  从总体结果来看,平均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有从众行为的发生。
  此外,为了验证误导者的数量和误导率的关系,阿希教授还安排了类似的实验,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名误导者+1位受试者,从众率1%;2名误导者+1位受试者,从众率13%;3名误导者+1位受试者,从众率32%;再增加误导者数量时,从众效应的发生率的上升就会趋于平缓,不太明显了。
  创设“线段实验”验证从众效应的所罗门·阿希教授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07年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华沙(今属波兰)出生。13岁那年,阿希移居美国,并在1928年获得纽约市市立学院学士学位,毕业后阿希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硕博连读,于193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阿希留校执教10余年。在此期间,阿希教授还曾做过另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证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形成印象通常至少需要掌握的几项特征。不过这些特征并非由几个不同特征拼凑而成,而是一种相对整体的印象。为了对此进行研究,阿希教授做了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认为整体印象=印象A+印象B+印象C+……第二个假设则主张整体印象是各种印象“搅拌融合”而成的一体化印象。事实证明,后者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经验,被广为接受。
  1947年后,阿希教授先后在布鲁来克学院以及斯沃斯摩学院教授心理学。阿希教授的著作有:《群体压力对判断的变化和歪曲的影响》(1951)、《社会心理学》(1952)、《格式塔理论》(1968)。他对后世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众行动的三要素
  从前面的章节我们知道,克服熵增做功的前提是通过行动主动做功,而任何一项行动都由三个要素组成,即行动=动机×能力×触发,简称B=MAT。
  B是Behavior,即行动。比如一个人跑步锻炼身体,他通过耗散结构把自身的能量消耗掉,从而把吃下去的蛋白质变成肌肉,消耗多余的脂肪,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行动从来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行动的产生还需要M,Motivation即动机。比如这个人可能是因为年度体检时,检查出来有重度脂肪肝,医生对他说,如果再不锻炼身体,就要发展成肝硬化了。由于害怕肝硬化,他就产生了强烈的动机。这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损失厌恶原理在起作用。
  可光有动机还不够,如果他的脚受伤了,就没有了跑步的能力,能力也就是第三个字母A,即Ability。所以能力不能少。
  还有一个不能少的要素就是T,Trigger,即触发。如果他住在一间四人寝室里,每天早上6点30分,寝室里的三个人都换上了跑步装备,并且每天临走前都不忘叫他一声,那么很可能不出一个月,就算他以前从来没有跑步的习惯,也会逐渐开始加入室友的晨跑队伍,并养成早上起来跑步的习惯。
  是的,因为周围人都在这么做,所以“我”也对做某件事情跃跃欲试,这就是从众效应帮助一个人克服熵增做功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立扫把挑战”。这项活动产生朋友圈刷屏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这项活动的行动门槛比较低。我们拿上面讲到的B=MAT这个行动原理模型来分析,你会发现对于A的要求一点儿也不高。
  第二,对于M来说,好奇心是一个关键要素,之前从来没有尝试过把扫把立起来的人,他可能就会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想去试试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的情况下,把扫把立起来。
  第三,对于其他很多看到这条朋友圈刷屏照片而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T。既然已经看到那么多人都参与了,而且其中有很熟悉的朋友、同事,那么我要不要也参与一回,看看这扫把是不是真的能立起来呢?
  给自己一个内在动机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下面5个场景中,哪几个属于从众效应?
  A:每天下午2点,在群里团购奶茶,或者叫上几个人去全家便利超市吃关东煮。
  B:寝室里的4个室友天天晚上在床上一起玩“吃鸡”游戏。
  C:每天下班路上和几个聊得来的同事开“地铁读书会”,聊聊今天收获了什么知识。
  D:把30个减肥者拉进一个微信群,每天通过Keep做运动。
  E:加入一个夜跑打卡群。
  我猜你可能会以为这五个都符合从众效应。但如果你回顾一下前面讲到的公式B=MAT,T才是从众原理起作用的关键要素。
  无论是喝奶茶、吃关东煮、玩“吃鸡”、“地铁读书会”,还是夜跑打卡,你本来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有人来触发你、提醒你。看到这个“场域”中不断有人去干这件事情,你就会开始行动。
  相反,30个减肥者在一个微信群里,他们都是不爱运动的人,就好像你把一杯温水倒进了一桶冰水里,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群里每天打卡、晒Keep运动时长,除非你是一个特别有毅力的人,否则也很容易终止打卡。
  所以,个人如果想要运用从众效应克服熵增做功,就必须加入一个“场域”,让场域本身的高能量不断地触发你,让你也能更轻松地做出行动。
  曾经有一项很有意思的调查,据说越南战争期间,有10万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染上了毒瘾,这让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非常焦虑,生怕这10万瘾君子回国后会引发***乱。于是他命令一个叫罗宾斯的研究人员追踪他们。然而,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按照当时正常的毒瘾阶段率,如果有5000人能摆脱毒瘾,回归正常生活就可喜可贺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95000多人回归到了正常生活!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到底是为什么呢?罗宾斯通过反复研究得出结论:在战场上,残酷的战争让人产生一种“不知道是否能看见明天的太阳”的焦虑,而在越南**唾手可得,这种场域的刺激再加上周围人使用**的触发让更多的人都开始用**麻痹自己,希望在战场上“痛快”一点儿;而回到美国后,10万多士兵作鸟兽散,国内和平的氛围以及周围正常人的生活让“触发”降低到趋近于零,B=MAT等式右边的乘积也趋近于零,等式左边的行为自然也容易趋近于零。
  同样地,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知识无法改变一个人,但环境可以。”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能不断精进,最有效的做法不是一个人通过看书或听课来达到,看书或听课仅仅可以指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最好的做法则是设法让自己找到并融入某个环境中,让环境中的人不断地触发你,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从众效应让你不断行动、不断做功。因此,个人可以从三个方面利用从众效应克服熵增。
  第一,减少触发策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触发才是从众效应起效用的关键因子,就如同越南战争中归来的美国士兵,远离了有触发因子的那些人、那些事,T的频次降低了,从众效应对个人的负面作用也就会显著降低。
  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如果寝室里的其他人天天晚上打游戏,那你可以去图书馆自习;如果睡觉前他们打游戏,声音还很大,一个无线降噪**配备白噪音音频是你隔绝外界触发的有效工具。
  戒烟也同样如此,如果你对别人说正在戒烟,那对方可能会第二、三次来劝你“要对自己好一点儿”或者“下次再戒烟也不迟”;但如果你更改你的话术为不抽烟,那后面的多次触发可能就会自动失效。
  如果办公室里的同事一到下午就扎堆儿点奶茶,你一直想拒绝,但又担心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怎么办?答案是:高挂免战牌,委婉地说:“我的目标是3个月瘦10斤,现在正在努力,你们自己点吧。”多次之后,同事们在点奶茶这件事情上就会自动“跳过”你,最终你受到触发的频次就会降低到0次。
  第二,寻找积极触发。如果你特别想要有所提高,原计划好好读书、听网课,但周围人总是让你“别傻了”,接着邀请你出去吃火锅、撸串、唱歌、蹦迪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是评估自己的个性后,寻找符合你心之向往的组织,让这个组织成为你积极的触发源。
  比如,你对读书感兴趣,现在有很多和读书有关的组织,会在周末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你去参加不仅可以收获一次认知上的提升,还有机会结交到和你志趣相投的人。这些人原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却会由于相同的兴趣而出现在这些活动中。
  如果你比较宅,可以参加很多互联网公司举办的技能训练营。因为这些训练营通常都是付费的,所以会筛选出许多真正对这门技能感兴趣的伙伴,而这些伙伴将会成为你个人成长精进的有效触发源,让你们真正做到互相陪伴、砥砺前行。
  第三,自创触发圈子。如果你想养成一个运动的习惯,最经济、高效的办法是什么?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和身边同样有这个想法的人结盟。和他们约定,每天固定时间要做到互相提醒,提醒后不得推诿,且在10分钟内立刻展开行动。这就形成了一个最小的触发运动圈。
  如果身边找不到有相似需求的人怎么办?那就到网上拉一个运动群,群里的每个成员每周做值班组长,每天两次督促组员运动,组员每次运动完需要拍照留下证据,比如流汗的**或者心率手环的运动记录。
  组团前还须规定:组员如果连续两天不运动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发一个50元的红包,要么被组长踢出运动群。如果被踢出后还想加入,需要发一个50元的红包,作为“二进宫的投名状”。
  你看,又能轮流享受触发服务,克服熵增做功;又能不时抢抢红包,这样的自创触发圈子是不是既有用又有趣?
好智学在线教育培训系统客服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