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20%重要的事二八法则】
帕累托定律最早由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一直以来,帕累托被认为是一个“**性和好斗性强的绅士”,因为帕累托不仅多年从事学术研究,而且还曾经在企业中担任高管。他所提出的帕累托定律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无数人,即使在今天,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投资、证券交易、个人决策等多个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897年,帕累托在英国人的财富与收益模式中注意到,大部分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而且在研究其他国家的财富流动后,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除了财富,在一家企业里,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80%的绩效由20%的优秀员工产生;甚至在一桌宴席上,80%的酒水也是由20%的嗜酒者饮用。由此便可得出帕累托定律。所谓帕累托定律,是指在任何一个组合中,占关键因素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大约占比20%,剩下的80%虽然为多数,但都是次要的。
由于20%和80%这两个数字特别明显,因此帕累托定律也被称为二八法则。关于帕累托定律的价值,19世纪末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当时美国巨富之一,著名的钢铁大王***参加了一次在匹兹堡举行的酒会。在这类社会上流人士的社交酒会中,有一个商界朋友向***介绍了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的,就是那个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那年泰勒34岁,虽然已经是费城一家造纸投资公司的总经理,但和***毕竟不是同一个重量级。朋友说泰勒很厉害,研究管理学很有一套。***抽着雪茄,意味深长地瞅了泰勒一眼,表示自己没听过“管理学”,但又有点儿好奇,于是就对泰勒说:“请你用一句话简单描述一下管理学,如果我觉得对我有启发,我就马上给你一万美元的支票(当时的1万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12万美元)。”
泰勒说:“请你把下周最重要的10件事情写在一张白纸上,然后挑你觉得最重要的2件事情去做,其他8件都可以舍弃。”一周后,泰勒果然收到了来自***的那张1万美元的支票。
你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能让当年站在认知顶层的商界大佬都产生那么大的启发,甚至愿意为之付出巨款作为酬劳,帕累托定律的价值是否可见一斑?
现在,你理解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识别20%关键要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个人如果要搞清楚到底应该在哪20%的关键要素上投入80%的时间,是否比企业要简单一些呢?
在我看来,个人所面临的困境没有企业那么复杂,但也并不简单。所以,如果你想要识别这20%的关键要素,必须具备三种能力:极强的思考能力、超出常人的学习能力和面对未知境地的探索能力。
第一,极强的思考能力。“选择大于努力”“做正确的事”“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等脍炙人口的金句你一定都听说过,但核心的问题不是你是否理解这些金句,而是“具体该如何选择”“什么才是真正正确的事”“个人的战略应该如何制订”等问题。回答以上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具备极强的思考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一个人才有洞察力去找到自己到底该如何安排时间资源、精力资源和财务资源。
第二,超出常人的学习能力。前文提到,这个时代的变化十分迅速,单单只有一种能力的专才很可能会被技术的进步淘汰或替代;而要快速地在任何一个陌生领域迅速成长为专家,甚至在很多个领域成为专家,需要具有超出常人的学习能力。
第三,面对未知境地的探索能力。如果说学习能力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提炼,并且内化成自己的本领;那么这个时代出现的大量新生事物就是让我们进入许多前无古人的无人区,在这些无人区里探索出有效的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多领域专才,还需要是一个探险家。
当你有了这三种能力,你在践行帕累托法则时才能确保自己拿出的80%的资源投入了对的地方。
【提高思考率】
前文讲过,人类是一种很容易进入路径依赖认知偏差的物种。如果你之前是一个技术工程师,你很可能觉得自己会继续做一个技术工程师;如果你以前已经在培训岗位上工作了5年,那你也很可能认为自己只会做培训,甚至离开一家公司后也只会去应聘培训岗位。
因此,如果没有特殊事件出现,你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非常线性地持续使用单一技能做一件事情,而与此同时,这件事情对你个人来说未必是重要的20%。
美国加州学派的研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说法叫作“内卷化”,它原本是指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在达到一定的状态后会发生自我锁死,并持续保持在这种低水平的境地。套用到个人身上,就是一个年轻人工作后可能会进入一段比较高速的成长期,但成长到一定水平后,也会发生“能力锁死”现象,能力一直停留在一个平台期上。
有人说,如果自己可以成为管理者,去挑战管理岗,这样不就可以突破锁死,不会陷入内卷化了吗?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重要的思考点。你接下来是准备用80%的精力努力成为一个管理者,还是把80%的精力挪作他用?我们先不讨论你的性格是否适合成为管理者,也不讨论一个公司里的管理者数量其实远小于其他各类工种,甚至不去讨论将来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这个岗位会不会减少乃至消失。我们就假定你已经成了一个管理者,然后呢?继续成为更高等级的管理者,去追逐更少的领导位子,去博更小的概率吗?
不可否认,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条很不错的路;但在这之前,我们是否清醒和认真地询问过自己两件重要的事情:
这是社会传统意识加在自己头脑中的路径依赖,还是自己对自身深刻了解后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是对自己来说特别重要的20%吗?如果不去考虑收入因素,成为管理者可以使自己每天随时进入心流、进入物我两忘的工作状态吗?
没错儿,当你能对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思考的时候,你的思考能力就有机会获得提升,你也更有机会找到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20%。
《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曾经把一个人的思考过程拆解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感知。这是人脑对外界信息接收的效率。比如有些人可以感知自己性格内向,每次和其他部门做跨部门沟通时,都得做大量的心理建设,到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上,心理压力特别大。
第二步,认知。这是对感知到的情况进行判断,并拟定好可供选择的行动计划。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进行跨部门沟通时,你有三个选择:选择一,把80%的精力放在努力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上,毕竟这是成为管理者后每天不得不去做的事儿;选择二,把精力挪作他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去努力寻找自己到底对什么事情来劲儿,容易进入心流;选择三,维持原状,骑驴找马,走一步看一步。
第三步,决策。在认知阶段的几种选择里找到最优方案,并下定决心去执行最优方案。
第四步,行动。根据决策的结果,不断地去付诸实践。
喻颖正把感知、认知、决策、行动比喻成4个小人,这4个小人在进行4×100米的接力赛跑。而一个人思考能力的强弱,其实就体现在这4个小人“交棒”时刻是否出现问题,“交棒”时刻的过程其实本质上就是思考的过程。
你可能会说,你说了这么多,和提高思考能力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在喻颖正看来,整体的思考效果=思考质量×思考率。思考率是评判思考覆盖范围的指标,即一个人主动去思考的次数占4个小人交棒次数的比率。
只有当一个人在每次感知、认知、决策、行动过程中的思考率都上去了,哪怕思考质量暂时保持不变,但整体的思考效果也会上升一个台阶;更何况思考率上升后,就相当于对思考这项行为做了刻意练习,如此一来,思考质量自然也会随着思考次数和思考效果反馈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当你每次都能有比较大的概率为自己交付出良好的整体思考效果之后,你自然也就更容易判断出自己20%的正确方向到底在哪里,重要事件到底是什么了。